相信没有一个人会看好2020年的主题娱乐市场,AECOM的报告也趋于悲观,所以提到2019年作为50年来最佳年份及2021年的复苏来振奋大家。相信2020年是旅游行业最希望忘记的一年,但实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是表现出来巨大的创新,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引下,我们的经济复苏走在了世界前列。《2020全球主题乐园和博物馆报告》还没有中文版,蓝裕文化在此为大家先行带来概述,希望大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9月23日,全球娱乐协会(TEA)及 AECOM联合发布《2020全球主题乐园和博物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往年报告不同,出于疫情的考量,2020年度报告前25名的主题乐园排名延用了2019年的结果,但根据预估列出了各家2020年的客流量。报告发布方表示:因疫情影响,2020年的游客人次很大程度上受主题乐园开园日期及客流限制的影响,无法完全代表其本身的受欢迎程度和管理情况。
就全球形势来看,疫情的严重情况直接地在乐园的游客量上得到了体现,整体客流量普遍下降70-80%,国内的客流量下降在50-70%,阿联酋在60-65%。美洲则损失最为严重,报告都不愿给出具体数据。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当属我们的华侨城,客流量减少14%。方特则减少了20%。这里我们得出一个规律,依赖本土游客的乐园起色不错,国际化的乐园则损失惨重,但荷兰的艾夫特琳的客流量也几近腰斩,仅有2019年的45%。
根据报告中TEA和AECOM的预估客流量,全球排名前25的主题乐园客流量平均减少67.2%。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为全球2020年游客人次第二多的主题乐园,预估客流量为550万人次,仅少于佛罗里达州的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魔法王国主题乐园的694 万人次。而华侨城集团旗下的北京欢乐谷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主题乐园,比 2019 年减少23.4%,展现了其2020年重新开园以来表现出的强劲的复苏趋势。
一、回顾2020:快速恢复,持续向上
世界主题乐园排名前25榜单(沿用2019年)
与2019年相比,各主题乐园受疫情影响,客流量在2020年均有大幅度缩减。但对于中国而言,得益于防疫政策的成功,最快时间实现了有序防控下的旅游业恢复。因此,在复苏阶段,中国主题乐园游客人数维持在了较高的水平,2020年全球主题乐园预估客流量排名亦有大幅提升:上海迪士尼乐园以550万游客人次位列第2(2019年为第10名),珠海长隆乐园以479万游客人次位列第4(2019年为第8名),华侨城集团旗下北京欢乐谷以395万游客人次位列第8名(2019年为24名),广州长隆欢乐世界268万位列第16(2019年为25名),香港海洋公园220万游客人次位列第20(2019年为20名),香港迪士尼乐园170万游客人次位列第23(2019年为21名)。
其中报告特别提出,华侨城旗下集团欢乐谷之所以能够快速恢复并取得较大客流量,一方面是因为欢乐谷是主打本地和周边区域的乐园,较少受跨省游和出入境阻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利用大幅折扣鼓励和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此外,报告称,与欢乐谷拥有相同情况的方特主题乐园2020年游客量平均减少20%,其中位列亚太地区前20名的郑州方特2020年预估客流量为342.1万人次。
而主打长线和全国市场,并且更多以室内表演为特色的珠海长隆和广州长隆,2020年的客流量平均减少了59%、45.3%,与全国其他主题乐园相比所受冲击较重。
二、展望2022:客流爆发,未来可期
报告沿用历史数据预测2021年有不错的反弹,2022会有望全面复苏,但稍有限制,2023年游客会有新的预期,从而带来新的突破。主题乐园作为体验型项目,虽然在疫情期间云游有 一定的效果,但疫情减退,人们亲身前往乐园的期望依然不减。 但云游作为市场营销的手段已经成为共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会持续发力。 另外利用科技提高园区游客体验效率成为大的趋势,expresspass之外,可能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意的发展,小型的体验项目也大受欢迎,比如喵喵狼、Teamlab的体验等。
但疫情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使趋势提前到来,居家办公让人们的流动逐渐减少,互联网的发达缩短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区域性旅游成为主流,未来的投资也必然需要区域性为主,主要定位局部客群。这一点蓝裕文化以前提到过的乐高乐园可能早有意料,所以他们一口气在中国推出四五个乐园。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由于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冬天和夏天的客流分布不平衡,因此可能要到2022年北京环球影城才能迎来客流爆发。报告认为,北京环球影城和上海迪士尼引领中国和亚洲的其他公园不断提升品质和经营标准,而中国的景区景点行业也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迈向全球领先地位。
对于中国乃至亚洲主题乐园的发展前景,AECOM亚太区经济部副总裁Chris Yoshii表示,“中国正继续朝着成为全球主题乐园产业领先者的方向稳步发展。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开幕,以及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五年来的持续成功充分表明了中国主题乐园产业持续向上发展的轨迹,也再次证明高品质体验对于中国和亚洲的主题乐园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和媒体运用的行业标准,激励其他从业者后继追赶。”
AECOM 亚太区经济执行董事 Beth Chang 表示:“中国的主题乐园和水上乐园的游客数量比以前少得多,但可以利用该国庞大的当地人口。那些已经面向当地市场的公园能够维持更高的游客人数。”
三、未来研判:头部引领,竞争加剧
根据报告预估的客流量,即使在疫情情况下,全球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依旧独占鳌头,占据了前十席中的八席。报告表示,“作为世界领先的主题乐园运营方,迪士尼开创并运用了很多创新的方式来设计景点、娱乐体验以及运营主题乐园,这当中的很多创举将在未来被继续运用。为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迪士尼始终在持续投入。尽管之前有些建设项目因为无法避免的原因暂停了,但相关的规划、投资和发展已回归正轨,并继续稳步运作。”
上海迪士尼乐园5年来的发展轨迹可以证明迪士尼显著的头部带动作用:自上海迪士尼开园以来,以乐园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应运而生。在这片近25平方公里的区域,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8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400亿元,实现税收约26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
具体到二次消费的一些细节,更能验证头部引领的重要性:五年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共计售出577万个毛绒玩具,相当于每4位上海市民中就有1位拥有至少1个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毛绒玩具;上海迪士尼乐园共售出超过440万只汉堡,总高度相当于688座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632米)。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固定资产投资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0.13%,乐园消费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0.21%,乐园游客在沪消费对全市旅游产业收入年均贡献4.09%。
迪士尼对上海文旅产业乃至整体经济的拉动,让行业对北京环球度假区有了更高的期待。作为全球TOP2主题乐园,北京环球度假区也将在未来对北京经济的上行起到重要拉动作用。据北京环球度假区总裁兼总经理苗乐文介绍:“主题乐园会带来很大的溢出效应,而像北京环球度假区这样的项目能产生的辐射效应是景区本身收入的10-15倍,将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
此外,默林娱乐旗下乐高主题乐园也将落户上海,默林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克瓦尼更是表示:“默林未来计划在全球打造20座乐高乐园,其中至少5座将在中国落地。”在国际顶流乐园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当下,中国本土主题乐园用更积极的表现回应了竞争。
报告显示,长隆2家乐园及华侨城旗下北京欢乐谷均入围了全球20强,香港海洋公园和香港迪士尼亦位列20、23位,“顶流”和“群雄”的差距在缩小,中外主题乐园的竞争将进入更为白热化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主题乐园企业均在寻求充实旅游板块内容,以更多的创新内容吸引游客。这将带动中国游乐文旅产业的整体向上,并激发中国本土主题乐园企业的“斗志”。
下面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院以全球主题乐园和博物馆各类排名为这篇文章画上句号,祝大家国庆玩得愉快。
2020阿联酋主题乐园前20名
2020亚太主题乐园前20名
2020拉美主题乐园前10名
2020北美主题乐园前20名
2020阿联酋水乐园前10名
2020亚太水乐园前20名
2020拉美水乐园前20名
2020北美水乐园前20名
2020全球博物馆前20名
2020全球博物馆前20名
2020阿联酋博物馆前20名
2020亚太博物馆前20名
2020北美博物馆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