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没有人会质疑影视IP的强大,《长津湖》超越历史,拿下57亿票房。迪士尼、环球影城靠着IP的延续,开发的主题乐园和衍生品更是让业界垂涎欲滴。于是,宝莱坞、狮门影业、华纳、华谊兄弟等纷纷入局,希望打造自己的娱乐帝国,通过主题乐园再上一个台阶。
但事实上,我们的迪士尼之梦并不美好。王健林曾放下“有万达在,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的豪言。仅仅一年之后,万达便陷入资金困境,将旗下13个文旅主题乐园项目共91%的股权卖给了融创。为何中国的主题乐园大多运营不善?或许没有强大而丰富的IP支撑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目前还不到合适的时机去总结经验教训,但至少给了盲目进军该领域的影视公司一个提醒。
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院了解到,原股东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天津实景娱乐”)退出海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就是“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的实际运营者。
不少人猜测,这是华谊和冯小刚之间关系的切割。
事实上,今年华谊兄弟的一系列举动,早就在宣告着其实景娱乐布局的节节败退,类似的推断属实是让冯小刚背了锅。
在2021半年报告中,我们发现,华谊天津实景娱乐和许多文旅公司合办的产业中认缴的股份中还存在大量应付账款,加起来高达1.5亿。
而在8月13日晚,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天津实景娱乐公司15%的股权转让给西藏景源,转让价款为2.25亿元。交易完成后,华谊兄弟持有华谊天津实景娱乐39%股权,未来不再将其纳入华谊兄弟的合并报表范围。
前三季度,华谊处置了华谊天津实景娱乐部分股权、华谊影城(苏州)有限公司股权及 Brothers International LLC 部分股权,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收益68955.68万元。
华谊对外的解释是为了聚焦轻资产模式,但就现状来看,对实景娱乐版权不断地减持也着实缓解了华谊庞大的资金压力。
“冯小刚电影公社”在华谊的实景娱乐史上具有着标志性意义。
2014年的华谊,作为“影视第一股”看上去风头正劲,却面临着来自业内另一个巨头竞争对手的压力——万达院线也要上市。
于是,在二十周年庆典上,王忠军提出了“去电影单一化”的战略。在官方网站上,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与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以及产业投资并列四大业务板块,意图也很明显——通过主题公园延长影视IP的生命周期,打造促进内容增值和流转的大娱乐生态圈。
华谊在公开的报告中,总结了实景娱乐板块的五大项目: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和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其中,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是华谊实景娱乐版图上的明星之作。
在大导炙手可热的年代,冯小刚在商业领域游刃有余,《手机》、《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影视作品叫好叫座,甚至带火了北海道在内的不少旅游景点。用时兴的话来讲,冯小刚有带货的能力。那么华谊要打造“冯小刚宇宙”的野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依靠冯小刚的电影IP,电影公社不断开辟新的景区,包括1942·芳华景区、南洋景区、东方红景区、石山村落景区和影人星光大道景区。
在2015年底,在南洋街开街仪式当天,《老炮儿》剧组的主创人员到场支持,其中就包括当年的顶流吴亦凡。一切看上去风光无限。
2018年,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开业。但也正是这一年,实景娱乐的幻想逐渐被戳破。
当年的年报显示,华谊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其中营业收入为1.5亿元,营业成本上涨3212.42%,毛利率同比减少65.39%。
至此之后,衰败的趋势无法逆转。本就在走下坡路的华谊,还被实景娱乐业务拖了后腿。
2019年,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毛利率降至28.59%;2020年毛利率降至26.76%。在2021年半年财报中,该板块毛利率为37.13%,同比下降32%,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85.71% 。
以冯小刚电影公社为例,从正式营业至今,其各个年份获得的净利润分别是100.96万、807.65万、44.96万、8254.17万、110.54万、11236.4万和-8755.77万,6年一共仅取得1.18亿的利润,但去年出现了亏损。
今年4月,王忠军在接受新浪采访时直言:“这几年做文旅,对华谊产生了很大的贡献,光商标IP就收了12个亿的现金。”这让华谊的实景娱乐事业看上去一片向好。但是结合财报来看,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对外的品牌授权,而非主题乐园实体运营。这也就意味着,后者的收益状况堪忧。
事实上,在财报之外,华谊做实景娱乐还面临着现实困境。
撇开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外来强势IP不谈,作为本土主题乐园,华谊旗下的电影世界鲜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今年,我们总结了“主题乐园国庆BATTLE”,最能吸金的主题乐园TOP20榜单中,华谊不在其列。
我们发现,尽管采取了和《芳华》《1942》等电影捆绑的营销策略,但冯小刚电影公社给游客们留下的印象更像是一个复古的拍照打卡风情街,与其最初电影主题乐园的畅想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还有成为弃子的电影小镇,华谊兄弟(南京)电影小镇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曾在在2020年给华谊带来了1339.39万元“品牌授权收入”。但是今年9月,《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景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参观人数寥寥。不过,在今年4月华谊已经彻底脱手这个只有1%股权的公司,随后该公司在今年8月底就已被注销。
华谊的实景娱乐的节节败退,其实也是本土主题公园的缩影。减持实景娱乐,是割肉,更是及时止损。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院还是坚信术业有专攻,IP依然具备强大的盈利能力,自己搞不好主题乐园,或许可以考虑迪士尼的授权模式,华谊也靠这营收12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