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冬奥会,激活工业旅游的典范

发布时间:2022/02/08

过去的两年尤其是2021年依然坚守在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也好企业也好,都表现出足够的韧性,是这个行业的希望。2022年依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只有继续扛下去,只有扛着活下去,才能见到新的曙光。所以业界有很多人同意给2021年定性为“韧” 2022年定性为“扛”。2022旅游业仍将艰难前行,多数旅游企业仍将艰难度日。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认为,文旅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极大的分化,网红项目会成为常态,局部引爆,全盘低迷的现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说,市场需要和呼唤好项目,与其说是全行业的低迷,不如说是全行业的洗牌,简单的是个娱乐项目就有得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创意的好项目将成为主流。


2022年的开局并不差,在疫情四处开花的新年长假里,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过新年,看冬奥,也让这个新年变得别有一番意义。火爆的一墩难求的冰墩墩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从故宫文物衍生品的火爆到冬奥吉祥物的爆火,折射出文旅行业创新的魅力,也反映了奥运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蓝裕文化也看到,冬奥会利用了大量的老场馆进行新比赛,工业遗产和展示方式方面也大放异彩,鸟巢、水立方、首钢旧址......冬奥能否引领工业旅游,助推工业旅游再上新台阶,值得期待!


一、冬奥场馆起飞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正式开幕。张家口赛区整体及全部场馆和北京赛区首钢场馆顺利绽放。




冬奥项目的很多设施,比如跳台、助滑道等,服务于“超人”的体育训练,常人基本上很难使用它。如果一个设施仅仅给经过训练的“超人”使用,那么它势必在赛后很难和常人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奥运比赛场馆、重大的会展设施,盛会过后会出现相对闲置的尴尬,甚至需要被拆除。“这种赛后被闲置的现象被称为白象(White Elephant)现象。如果我们希望这样的设施能够服务于常人长期的生活,能够长期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那显然既要把超人任务容纳进来,也要把常人任务容纳进来,这就是在北京2022冬奥会整个可持续性概念指导下要解决的事情。比如在“雪如意”里设计了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让人上上下下,就像在山里步行一样;比如在“雪飞天”里,利用湖面打造出一个环湖的步行空间,这些都是为了把常人将来完成的游历、文化的识别性,还有一些接近竞赛设施的体验,全都组织在一起。“赛道是为“超人”服务,但建筑本身还提供了很多为常人服务的可能性,这些设施结合在一起后,就形成现在的场馆,我们希望这些场馆在赛后能被证实是可以跟生活结合得更好的。


1

首钢滑雪大跳台:工业遗址上的“飞天”


首钢滑雪大跳台既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 Air)在全球的首座永久跳台,也是全球首个设立在城市工业遗址上的永久奥运场馆。其剖面结构不仅满足大跳台比赛的要求,还可以通过附加临时单元体结构在48小时内完成向空中技巧场地的转换,这样的变换技术同样是全球首例。


首钢滑雪大跳台冬景从助滑到起跳、翻滚、落地,这些动作背后动感的曲线,让设计师他们想到了中国的飞天,东方的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不一样,我们不通过解剖学表达人的骨骼、肌肉、皮肤,而是通过衣物的轨迹表达动感的人体经过的痕迹,因此敦煌飞天的飘带就是表达这项运动动感曲线最好的载体。我们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一根彩带,后来发现不管彩带怎么做也飘不起来,我们团队有一个年轻的女设计师,业余很喜欢做首饰设计,她提出可能一根带子不够,要多根。结合在比赛时台子底下需要临时设施和吊挂结构,我们附加了第二根彩带以后,形态好多了。但是还有一点不那么满意的地方,运动员上到顶端出发时以及上面的转播平台四面都是漏的,如果再用一根彩带包进来,就有可能让飘带飘起来更舒服,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设计。


首钢滑雪大跳台


敦煌“飞天”彩带形象与此同时,首钢滑雪大跳台带动了首钢老工业区的改造,这个改造是为了以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不论是园区湖边方便游客随时坐下休息的台阶,还是与周围冷却塔完美融合的首钢“最美天际线”,以及赛后一些场馆可以作为创意办公空间出租,每一个巧思都坚守着可持续的理念。“在首钢园区我们直接关注‘漫游任务’:环绕湖区的景观和设施要怎么安排?首先设计师要考虑在环湖漫游体验中怎么形成节奏,仅是一条单调的环形路线肯定不行。设计师参照了比它大4倍的颐和园,用眼动追踪的办法,看到人在很大水面的边界行进时,注意力角度的变化和相应远端景物对我们形成节奏的影响。


设计师把颐和园的拓扑关系复制到首钢的环境里,这样就能够让人在环湖路径当中形成类似的节奏感。我曾经建议在湖边修一个坡,没有障碍,但是最终设计了台地,有了台地人就会坐,停留的时间会更长,实际生活当中他的想法得到了验证,证明是正确的。经过芦苇荡这种起起伏伏,又有了下到水面下景观的步道,人走到水里,用水的高度体验这个空间,这是和颐和园盘云殿底下的码头相类似的设计。环湖走到罐区又有一个停留节点。漫游任务还包括按照首钢原来的桥架做出来的线性空间,首钢人自己叫首钢的高线公园,这个地方不论是跑步还是亲子游览、照相,都是很好的场所。


2

古杨树场馆群:运动员起跳时能看到长城遗迹


古杨树场馆群是历届冬奥会中最为集中的雪上运动场馆群,集中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个奥运场馆,以及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冰玉环、技术官员酒店、山地运维中心、蓄水池、直升机停机坪等重要永久配套设施,还有超过3万平方米的板房、篷房、集装箱、看台等临时设施。总体规划呈“环状”,空中环状步道“冰玉环”则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主要建筑连接。


日出下的古杨树场馆群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工程量最大、建设难度最高。“雪如意”的选址充分利用自然地貌,拥有两条赛道,落差分别为136.2米和114.7米,与所在山谷的落差与形状都与比赛需求高度契合。区别于以往的国内外跳台设计,“雪如意”首次设立了位于运动员出发区上部的顶峰空间,运动员从跳台眺望,远处依稀可见明代长城遗迹,顶部“飞碟”式的实心空间中被挖开一处圆形空间,使顶峰形成了3900平米的环形场地。


从冰玉环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空中步道“冰玉环”,由来自瑞士前期团队提出的“奥林匹克巨环综合体”概念为起点,通过高架步道串联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山地转播中心和技术官员酒店等重点建筑,分为东西两个半环,西半环从地面架起,内环长1.9千米,宽15—24米,高7米,最高爬升38米;冰玉环上为前院区,作为观众通道使用,地面为后院区,作为赛事运行保障工作区域使用;这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通过立体交通的方式区分前后院,集约利用土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东半环为登山步道,建成后长1.1千米,宽2—4米,最高爬升115米。冰玉环与周边山体结合,环形高架步道形态设计呼应中国文化,冬季被白雪覆盖,自然地嵌入周边山体,形象地称为“冰玉环”。赛后冰玉环作为大众休闲健身场地面向公众开放,通过奥运环形跑、文化艺术展览等群众性活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


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设计语言突出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四时捺钵”与“冬奥泰和”两大主题。“四时捺钵”强调遗址公园的四季变化,“冬奥泰和”特别注重冬季观赏、使用需求,总体景观环境要体现辽金时期“贞刚浑厚、质朴粗犷”的审美情趣,园区的设计语言沿袭这种醇直粗豪、简雅有力的风格。同时,营造宏大开阔的遗址氛围,并以横向舒展的设计形式与连绵起伏的山地融为一体。


二、开幕式:引领文旅展陈方式


大年初四,恰逢24节气之首的立春,第24届北京冬奥会在20:04分正式开启,中国代表队准时在24分出场。分分秒秒的细节之处,都渗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这场充满中式美学的开幕式,背后是众多现代科技加持才得以实现的,AI算法、裸眼3D、AR增强现实、影像动图等等,您往下看……


1

黄河之水天上来


开幕式现场,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像国画一样铺满整个场地。



河水慢慢冰冻,奔腾的场面逐渐静谧,变成一片冰的世界,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的舞台地面,目前国内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地屏可实时捕捉演员行进轨迹,实现画面与演员动作的无缝互动。



2

冰雪五环


随后是奥运五环的出场,是在激光与冰立方3D视效的结合下产生的。冰立方长22米、宽7米、高10米,是由LED屏组成的。


五环本身也是一个LED屏,当它亮相时,位于看台4层的激光会照射在冰立方上,对冰立方进行“雕刻”。


随着冰立方上部的顶盖的下翻,配合着激光的“雕刻”,底部的五环缓缓上升,冰立方四面的LED屏一边缓缓下降,一边播放冰渣四溅的三维视觉效果。


三方面完美配合,就形成了五环被一点点“雕刻”出来的视觉效果。


3

构建一朵雪花


没有点燃的动作、没有火炬台的熊熊燃烧,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可概括为“一叶知秋”。


主火炬台直径达14.89米,由96块小雪花形态和6块橄榄枝形态的LED双面屏组成,采用双面镂空设计,嵌有55万余颗LED灯珠,每一颗灯珠都由驱动芯片的单一信道独立控制。


最后呈现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小小的手持火炬,一个小小的火苗在雪花中央……微火虽微,却生生不息,徐徐燃烧,寓示着奥林匹克精神,是全人类熊熊燃烧的激情和浪漫。



从旧奥运场馆的再利用,到工业遗址的再激活,冬奥会对遗址的活化给出了典范答案,除了激活再利用,融入中国元素,增强文化自信,关注持续发展,冬奥会都为工业旅游做了很好的表率。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我们在做工业旅游的时候也要融入企业产业文化,展示先进科技,关注持续更新,同时像开幕式一样,通过先进成熟又震撼的方式呈现出来,您的工业旅游一样会大获成功。


文章由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采编自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和网络

本站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工业旅游新闻 酒庄设计新闻 主题乐园新闻 工业旅游设计案例 酒庄设计案例 主题乐园设计案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 "> 京ICP备16050824号 工业旅游、白酒酒庄、主题乐园 ©2016-2023 蓝裕文化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