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闻,元气森林收购了宁夏贺兰红酒庄。自收购观云白酒后,元气森林的酒局正在成型,元气森林是如何从单一饮料向饮料巨人转型的?元气森林为何要进军白酒?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希望借由此文来稍作剖析。
1
元气森林:搅局者
2015年,元气森林研发中心成立。
成立于2016年的元气森林,旗下已经拥有多款产品,但气泡水和燃茶两个品类占据了公司销量大头。
2018年,强化“0糖0脂0卡”概念的元气森林气泡水,在格局原本稳定的饮料行业中撕开了一个口子,成为近两年最受瞩目产品之一。
2019年,元气森林(总指品牌,包括旗下多个子产品)达到近10个亿的销售额;
2021年5月,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酒气森林”商标申请信息,所属国际分类涉及啤酒饮料、酒、餐饮住宿。
2021年12月20日,新上榜独角兽包括元气森林(估值950亿元)等。
2022年2月25日,元气森林和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其自建的第6家智能化无菌碳酸生产线工厂即将在太仓落地。
2022年,元气森林已经投产8条全自动无菌碳酸生产线。
2022年3月初,元气森林宣布面向全国市场推出变温瓶装气泡水。
2
陷入困境
元气森林的快速成长在整个饮料界掀起了一场无糖风暴。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等传统饮品巨头均在2020年推出了一系列无糖饮料,就连青岛啤酒、伊利也新增了气泡水品牌。这也就引起了饮料行业的围剿。春节刚过不久,国内饮料市场的紧张气氛就开始升温。
据新浪财经报道,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内部均已对元气森林下了“最后通牒”:今年势必要消灭元气森林气泡水。
此前,元气森林已经经历过巨头的一轮围剿,今年恐怕会面临更猛烈的攻势。2022年,饮料行业的一场恶战怕是在所难免。
这让日子本来就没那么好过的元气森林压力更大了。已经开始“脱虚向实”,具备一点实体企业基因的元气森林,凭借目前的一点优势,能否再次杀出重围?
两乐将元气森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它们围剿元气森林的行动也一直都在明里暗里地进行,从原材料到生产线,元气森林都遭遇过狙击。
巨头的狙击可谓是“又狠又准”,它们深知依靠营销起家的元气森林,供应链是其最大的命门。
于是,过去几年里,它们没少在供应链端给元气森林暗地里使绊子。
在自建工厂之前,元气森林不止一次遭遇代工厂断供的危机。在原料供应上,截至去年6月,原料供应不足给元气森林造成了10亿元的销售损失。
除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围剿外,其他饮料品牌、甚至新茶饮,也挤进来围攻元气森林。
2021年中旬,农夫山泉与元气森林爆发了激烈的渠道之战。元气森林在扩张线下渠道时动了农夫山泉的位置,农夫山泉反手就发起猛烈的进攻。
财大气粗的农夫山泉直接告诉商家,只要把农夫山泉的产品放进元气森林的冰柜,就能获赠同等数量的长白雪矿泉水。
在农夫山泉的狙击之下,元气森林线下渠道的扩张受到巨大阻碍,被迫亲自下场做智能柜。
除了这些实力远比元气森林强得多的竞争对手外,背地里还有一些对其虎视眈眈的同行,在产品端也给了元气森林不小的压力。
2021年,娃哈哈推出新品“小轻熏苏打气泡水”,旗下饮料品牌KellyOne也推出“生气啵啵”气泡水。
再往前追溯,新茶饮阵营里的喜茶以及奈雪的茶,也都想在0糖气泡水赛道分一杯羹,喜茶现已推出5款气泡水产品。
可以说,0糖气泡水赛道如今已是多方混战。元气森林作为这个赛道的先行者,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3
突出重围
过去几年,元气森林通过自建工厂,已经弥补了自身在供应链上的不足。
截至去年12月底,元气森林的第四家工厂——湖北咸宁工厂的首批产品正式下线,顺利度过试投产阶段,该工厂的年产能超过9亿瓶。
如果算上还在修建中、计划今年春季正式投产的四川都江堰工厂,元气森林一共拥有5家自建工厂,全部投入生产后,总产能预计能超过50亿瓶,有效降低了断供风险。
突破供应链的封锁后,元气森林已经成为一家真正具备实体基因的企业。这也意味着巨头再想通过上游供应链“绞杀”元气森林,基本上已经行不通了。
巨头可能还会瞄准元气森林的另一个弱点——渠道。
尽管过去一年元气森林已经在大力扩展线下销售终端,但和已经有了几十年积累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可供覆盖的饮料销售终端约有800万个,做得最好的可口可乐能覆盖300万—350万个销售终端,元气森林能覆盖的不到100万个,差距还非常明显。
去年,元气森林已经跟农夫山泉在线下渠道有过交锋,当时并未占到上风。如今,它将要面对的是比农夫山泉更强大的对手。
4
杀入白酒
从75亿销售目标提出之后,元气森林一直在“跑马圈地”,但是杀入白酒市场毕竟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元气森林究竟是志存高远玩大了,还是一时上头喝高了?
资料显示,观云白酒是北京观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该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注册资本为 1107.33 万人民币。与传统白酒不同,观云和元气森林一样有着明显的互联网基因和年轻基因。2015 年,观云推出了自己第一款白酒产品,随后几年业绩增速迅猛。
值得一提的是,观云的创始人陈振宇和唐彬森一样,同为计算机专业出身,最终也都投入了食品快消这个长青赛道。在创立元气森林之前,唐彬森一手成立了挑战者资本,而挑战者资本在消费领域就曾经投资过观云白酒,唐彬森和挑战者资本于2015年、2017年分别投资了500万。
此番杀入“酒”局,元气森林已经开启了一系列针对性布局。除了投资相关的熊猫精酿、观云白酒外,元气森林自身还注册了众多酒类商标。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元气森林新注册商标中,含“酒”类的有375个,其中2021年的注册数量为3个,2020年注册数量更是高达173个。包括“千岁”、“如梦”、“初见”等,极有可能成为元气森林第一个上市的自有白酒品牌。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去年下半年,元气森林旗下的满分气泡果汁还与口子窖进行过一次跨界联动,双方携手推出了一款迷你鸡尾酒,这同样可视为元气森林准备杀入“酒”场的一个信号。
无独有偶,唐斌森今年投资的另一家酒类企业碧山精酿,创始人丁牧儿同样为“90后”。
去年4月,上海碧山啤酒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元气森林,持股25%。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至约133万元,涨幅约33%。
除了投资观云白酒之外,元气森林再次在酒类市场布局,元气森林百分百控股投资了自然造物(安徽)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元气森林工厂位置一样,均在安徽滁州,目前该酒厂是进行低度酒还是其他类型酒类制造,还不得而知,元气森林方面也没有过多回应。
此次传出收购葡萄酒,蓝裕文化认为这是情理之中。在微醺和低度日益火爆的今天,饮料公司入局酒企,是打造爆款的绝佳机会,开发好产品,做好营销,就有可能打造下一个百亿爆款。
5
元气森林的野心
元气森林家族中已有燃茶、苏打气泡水、乳茶、气泡果汁、能量饮料等多个品类的产品。
但它仍然不放弃任何一个细分赛道的窗口,酸奶“北海牧场”、Never Coffee、山鬼鸡汤、熊猫精酿、田园主义等品牌背后都有元气森林的身影。
元气森林想要成为一个消费品的帝国。
所以它的野心不止是气泡水,也不止是白酒,还有更大的抱负。元气森林的创始人唐彬森在创立时就把战略目标定位好了,要做成了消费帝国。所以凡是消费者会接触的大众消费品类,元气森林都要涉及。以无糖饮料发家的元气森林在前期主打气泡水,从2020年开始,元气森林就不断在扩展自己的品类。
从果汁到奶茶,再到功能饮料,元气森林都在积极部署,而除了饮品类,元气森林还扩列了酸奶和代餐食品。现在还投资了酒类和方便食品。
事实上,元气森林这两年在拓展品类投资上也动作频频。投资过代餐、轻食品类以及餐饮公司。由此可见,元气森林,似乎正陷入如何寻找下一个“气泡水”的焦虑之中。
天眼查显示,元气森林申请注册多个“新领域”的商标,包括第30类-方便食品商标“宅急面”、第29类-食品和第32类-啤酒饮料“燕麦也疯狂”商标。除了自身品牌发展新品,元气森林还通过组成投资的形式,布局多个消费赛道,名为挑战者资本。
根据官网显示,目前挑战者已投资了拉面说、食族人、好望水、必优格、山鬼鸡汤、米有沙拉等多个项目,涵盖餐饮、速食、啤酒等多个细分赛道。向多品类方向布局发展几乎是所有食品饮料企业的发展方向,投资酒业的状态也早就存在。
追根溯源,是因为饮料食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和酒类产品比起来,更新迭代更快,利润也相对低。布局酒类,企业可以获得新方向和更高的利润。
数据显示,2019年,饮料领域净利润较高的农夫山泉平均净利润率超过20%,但酒业龙头茅台净利润率达48%,远高于饮料企业,这充分证明白酒行业的高利润。
头部白酒企业加大了在电商渠道的投入,挤占新锐品牌的生存空间。资本的新加入可以增强观云白酒的IP打造力,塑造品牌,增加自身产品的宣传力。
纵观元气森林的产品矩阵和投资版图,不难发现,元气森林正在构建自己的餐饮消费赛道上的 " 元气版图 ",试图复制一个又一个 " 元气森林 "。其背后的资本抓手,正是唐彬森创立的挑战者资本。
公开资料显示,挑战者资本是由智明星通创始人唐彬森于2014年创立的创投基金,管理资产规模40亿,旗下共管理5支早期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挑战者资本的创立,旨在寻找优秀的创业者,一起挑战巨头、挑战世界、挑战未来。挑战者资本专注于消费、互联网、出海业务等领域的早期投资。
这意味着,在元气森林之前,唐彬森就开始了整个消费版图的布局。根据其官微,挑战者资本自成立以来累计已投资100+创业公司,投资案例包括老虎证券(NASDAQ:TIGR)、家乡互动(03798-HK)、元气森林、活力28、拉面说、BIGOFFS、食族人、Today便利店、熊猫精酿、观云白酒、望山楂、蜂鸟出行、KisKis、小熊驾到、戴可思等众多优秀项目。
而其核心的投资团队人员只有三人,创始合伙人唐彬森,合伙人陈宏宇,合伙人周华,可谓低调而神秘。
而挑战者资本的投资愿景如下:“我们希望国人未来吃到嘴里的消费品不是广告费,而是实实在在的好食材好原料。所以,我们坚定的投资那些靠口碑驱动的产品而不是那些把用户付给你的钱大量花在广告费上的公司。中国的未来不缺平台,不缺公路,不缺高铁,不缺高楼大厦,缺的是坚定的利用好全球最好的基础设施和信息高速公路构建好的产品的公司。”
对于如何挖掘伟大的公司,挑战者资本整个团队这样认为,世界是连续性的,伟大的公司都诞生于人类已知伟大行业里,苹果,谷歌,腾讯,阿里,百威,可口可乐,雀巢。伟大的公司不是靠创造一个全新的行业,不是靠一个商业秘密,也不是靠一个灵光一现的点子。而是靠持续组建最牛逼的团队,持续信奉用户第一,一点点一个个像素的打造行业最高标准最好口碑产品,持续在诞生巨头的行业里面与巨头厮杀来获得成功的。
酒业的蓝海已经开辟,如何杀入、获得立足之地,是目前所有酒业人都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