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伟大的欧颂和白马离开后,我们就觉得自己像个孤儿。”
蓝裕文化酒庄设计院了解到,6月1日,波尔多右岸名庄嘉芙丽酒庄(Château La Gaffelière)发布声明宣布,将正式退出2022圣埃美隆列级庄分级制度的评选,成为继白马、欧颂和金钟之后的第四家主动“退群”的酒庄。
消息一出,引来各路围观与讨论。在这份退出声明中,庄主Alexandre de Malet Roquefort将矛头直指评审委员会在风土和酒款品鉴方面的不专业性和不公平性,毫不留情的对2022年的分类评选标准提出质疑。
▲嘉芙丽酒庄现任庄主Alexandre de Malet Roquefort
一、风土,退群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从伟大的欧颂和白马离开后,我们就觉得自己像个孤儿。”庄主Alexandre在回应媒体时表示。
“现在是我们退出的时候了。我们不再承认自己置身于这一制度之中,尽管我们历史上一直依附于这一制度,长期以来它使我们感到荣幸。”
今年5月,庄主Alexandre收到了第一份评审报告,信中提到了嘉芙丽酒庄可能在2022年列级庄分级中被降级,委员会认为该酒庄的风土“混杂着很多不同的种类”。
这份评审报告“对我们的风土品质水平提出了质疑,65年来,我们酒庄的风土质量一直受到AOC当局的赞扬和认可”。
对比之下,2012年参与评选的委员会给予了嘉芙丽酒庄的风土18.5分的高分,然而,10年后,这次的评审团只给酒庄打出了13.5分。
评审团对酒庄风土的攻击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评审不专业,难以接受
在此之前,嘉芙丽酒庄就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评审团授予的品酒记录显示,2013这个平庸年份的酒款得分比2018和2019还要高出一个百分点,要知道2018年和2019年这两个年份曾被嘉芙丽酒庄官宣为过去十年里最优异的年份。
“世界上有足够多的独立专业的品酒师,根本不需要通过广告招聘。”尤其是2022年的分级评选与2012年的分级相比,酒款品鉴方面的分数从30%上升到了最终50%的占比,这更需要专业的品酒师来进行评分。
“品鉴评选充满了异常!这是由一群难以辨认的业余爱好者来评判的,他们对2013年的葡萄酒评分比2018年或2019年还要好。这与嘉芙丽酒庄多年来从最伟大的酒评家们那里获得的所有评分相矛盾”。Alexandre表示。
“就到此为止吧,我们(为他们)鼓掌,我们结案,我们承认我们输了。”从这些话中,似乎可以感受到的一种无力和无奈。
“我们将继续我们传承下来的葡萄酒种植者的工作,同时尊重圣埃美隆享有盛誉的风土,以我们自己的形象生产葡萄酒,来获得世界各地葡萄酒爱好者的认可和赞赏。”
三、众庄退群,恐非偶然
去年7月,两大名庄白马酒庄(Chateau Cheval-Blanc)和欧颂酒庄(Chateau Ausone)退出圣爱美隆评级(Saint-Emilion)。这两座酒庄长期保持圣爱美隆“一级A等名庄”的评级,但却选择退出圣爱美隆分级。
白马酒庄负责人Pierre Lurton和技术总监 Pierre-Olivier Clouet 对此的说法是:“我们提交退出材料,评级的评估领域远远超出了我们认为的基本要素,风土、葡萄酒、历史。”
欧颂酒庄负责人Pauline Vauthier 也表示:“这一计划并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完全超越了等级,或者我们不需要这个评级,只是我们没有在评级标准中看到自己所追求的。”
今年一月,圣埃美隆一级A等酒庄金钟酒庄以“分级系统不适合酒庄,也不适合分级本身”为由宣布退出波尔多右岸圣埃美隆分级体系2022年的申请。
四、分级体系
大家都说这个分级体系不适合了,那么原因何在?波尔多左岸有大名鼎鼎的1855分级,右岸则有圣埃美隆分级(Saint-Emilion)。圣埃美隆分级诞生于1955年,共设3个等级——一级A等(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一级B等(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和圣埃美隆列级庄(Grand Cru Classe)。
与1855分级不同,圣埃美隆分级每 10 年都重新修订一次。1955 年第一次分级诞生后,官方分别在 1969 年、1986 年、1996 年、2006 年和 2012 年更新了列级庄名录。2012 年分级中共有 82 家酒庄入选,往年的一级A等酒庄只有白马和欧颂,新加入了金钟酒庄(Chateau Angelus)和柏菲酒庄(Chateau Pavie),一级B等酒庄有 14 座,列级庄则有 64 座。
分级评比时不仅考虑葡萄园风土、葡萄酒品鉴等,还考虑酿酒设施、技术水平、推广活动和酒庄口碑等方面。具体的考核标准如下:
1. 酒款品质和稳定性。想获得“一级A等列级庄”的酒庄,须提供过去20年的样酒参与评选;想获得“一级列级庄”的酒庄,须提供过去15年的样酒参与评选;想获得“列级庄”的酒庄,须提供过去10年的样酒参与评选。
2. 各考核因素占分比重。“一级列级庄”:酒质30%+风土30%+口碑35%+酒庄和设备5%;“列级庄”:酒质50%+风土20%+口碑20%+酒庄和设备10%。
3. 满分20分制。“一级A等列级庄”:17分及以上;“一级列级庄”:16分及以上;列级庄”:14分及以上。
五、中国分级体系亟待完善
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认为,根据以上的退群意见和评判标准,酒庄的评级通常要考虑的是葡萄园风土、葡萄酒品鉴、酿酒设施、技术水平、推广活动和酒庄口碑等方面。
目前国内产区分级体系极不完善,只有银川先行推出相关标准。
宁夏列级酒庄评定起源于2013年,每两年评定一次,实行逐级评定晋升制度,晋升到一级酒庄后,酒庄每10年参加一次评定,2021年为第五届宁夏列级酒庄评定。
评定要求葡萄必须产自酒庄自己的葡萄园,树龄在5年以上,对亩产也有量化的区间要求,且酿造、装瓶等也必须在酒庄内。除此之外,酒庄也需要带有旅游休闲功能。根据该分级制度,每个参与评选的酒庄必须满足 10 个条件,其中包括以下最重要几点:
1、所有酿酒葡萄必须来自酒庄自有的葡萄园,并且葡萄藤树龄不低于 5 年;
2、葡萄酒的发酵、陈年、装瓶和窖藏过程都必须在酒庄内完成;
3、酒庄必须展现出自身葡萄园和酒窖的综合管理实力;
4、酒庄主建筑必须具有“突出个性和地域风格”,对中国葡萄酒旅游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5、葡萄产量必须在 500-800 公斤/亩(1 亩约为 667 平方米),且葡萄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可追踪到葡萄的具体来源;
6、酒庄产品(主要是葡萄酒)必须具有稳定品质和突出个性,酒庄须拥有可靠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蓝裕文化酒庄设计院认为,酒庄的评级体系主要在于督促酒庄产出好产品,进行良好的营销推广,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个高效、可信任的参考依据。就像高考一样大浪淘沙,具备一定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酒庄评级标准需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把控和酒庄的运营提升。我们认为风土是国家甚至国际评定行为,原产地认可至关重要。葡萄酒的品质是对风土、工艺和设备的综合体现,这是需要葡萄酒专家来进行评定的,也是最复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面,需要各地区各层次各类专家和意见领袖等共同参与,评审团成员至关重要。对于推广和口碑,则是一个酒庄名气和成败的重要体现,也是酒庄旅游体验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一点可以从很多实际的数据来评定,比如酒庄提供的体验、接待的人数、获得的反馈等。
总之,分级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庞杂的工程,但借鉴国际现有体系,可以很快上马,而分级体系成功的关键,则取决于其评定原则的坚持和始终如一的权威性和公平感。就像备受诟病的圣埃美隆体系一样,如果权威缺失,体系就容易崩塌。但最终,要么体系作出更正,要么新的体系将其取代,分级体系的存在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