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但出门在外,很难有家的感觉,即使很温馨,即使有宾至如归之感,但都不如自己的家。可是,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博物馆,却能让最多的人找到家的感觉,因为,全球亿万家庭都有宜家的产品,而宜家博物馆里,有你家的产品,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现代艺术大师安迪·沃荷曾有过这样的断言:“所有的百货公司都将成为博物馆,而所有的博物馆都将成为百货公司”。如今的情形,不幸被这位“普普艺术家”言中了。
这个博物馆位于瑞典南部的小镇阿姆霍特,从高速公路下来都要经过 30 公里乡间公路才能到。作为发源地,阿姆霍特有着宜家历史上的第一家商场,意义非凡。这里不仅孕育了IKEA品牌成功的运作模式,更是积淀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在这里你可以同时看到宜家的过去和未来,一切关于 IKEA 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是你家的故事。
一、宜家简介
宜家家居(IKEA)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其创始人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宜家(IKEA)这一名字就是创始人名字的首写字母(IK)和他所在的农场(Elmtaryd)以及村庄(Agunnaryd)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
最初,宜家是个纯粹的家庭产业。凡是坎普拉德认为可以低价吸引顾客的商品,宜家均有出售。它卖过的商品包括铅笔、钱包、相架、手表、珠宝、尼龙袜等。宜家的商业理念即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遗憾的是,宜家家居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在2018年1月去世,博物馆的大门竖起了大幅照片墙来纪念这位瑞典人。
二、宜家博物馆
出于一号门店的历史意义,早在 2012 年宜家就已经决定要把它改造成一座拥有 3500 平方米展示空间的博物馆。饮水思源,同时也希望此举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
两万件IKEA独创的、令人怀念的、令人感到亲切的生活用品,从瑞典肉丸子到整个墙面的组合书架,有种踏入巨型办家家酒游戏屋的错觉。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博物馆,竟然也可以这么欢乐、这么亲切。
双圈弧形椅背构成的「ögla」餐椅有型得令人难忘。既开放又有隐蔽收纳空间、层架自由的MTP书柜,是后续世人模仿不已的经典。以高压合板制成的POANG扶手椅,便宜、轻盈、模样简洁。IKEA七十年来,有太多经典设计,尽管断货、绝版,仍深深烙印在人们印象中。
不过,只要到今年六月底开的IKEA博物馆里面,就都看得到了。
据悉,博物馆的常规内容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Our Root」、「Our Story」和「Your story」,分别追溯 19 世纪的农庄生活为创始人 Kamprad 先生带来的创业初衷、宜家在发展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以及重现历年产品目录,让参观者重温昔日室内家居之道。此外还有每年更新两次的策划主题展览。和商场一样,博物馆内设餐厅,供应大家最熟悉的肉丸与热狗。
IKEA现在这种展示得仿佛真的有人可以住在里面的门市风格,现在,除了在这栋改装后的旧时门市中,复刻50年代至今,一幕幕当时家具所组成的真实场景之外,各个区域还有让人眼睛大开。
有的区域,一口气展示出IKEA在挑选材质时的样品板,密密麻麻排得整间都是。身在其中观察、比较了之后才发觉,看起来平凡无奇的各种木板,一字排开时,真的可以让人感觉出其中个性、功能的绝妙差异,颇具教育性与乐趣。
有的区域,把历年来IKEA型录全部搜集、展示出来。这份免费的居家用品型录,堪称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知名的型录。一眼望过去,可以比较出创办之初的五、六十年代,与现在最新居家潮流之间的差别,读得出令人莞尔的从前,与历经时代考验,不会改变的经典元素。
有的区域,直接把拍摄型录的场景架设出来,来到博物馆的人,可以亲身在里面,拍摄出以自己为主角的IKEA型录封面。
说到这里,不如让我们来先睹为快。
主展区入口处是这样的:
「Our Root」部分展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期间宜家的产品,包括家具业务开启之前那些商品们。
还有上世纪四十年代,被现代家居系统改变的居室。
「Our Story」部分,展示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宜家作为家居帝国的历程,以及历年的著名产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宜家员工服,以及那时候畅销的 Bengt Ruda 设计的 CAVELLI 扶手椅。
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宜家畅销家具组成的客厅样板间。
宜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将合成刨花板运用到家具生产中。
这个如今人们最熟悉的宜家产品:简易扳手,已经从 1967 年使用至今。
上世纪七十年代,廉价的松木开始更多出现在日常家具的制作里。
那时候,不经太多加工的松木家具在儿童房的布置里很受欢迎。
上世纪七十年代,Otto Nielsen 设计的儿童家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宜家贩售的纺织品。
1979 年,宜家餐厅开始提供如今声名远扬的瑞典肉丸。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宜家销售的 KLIPPA 真皮沙发。
那时候不同种类的钢管是主流的家具材料。
崇尚自然极简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样板间。
被展示的宜家历年家具目录,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些目录册在家居史上的影响力:从 1951 年发行其至今,号称是除了《圣经》之外最被广为散布的书籍。
博物馆提供免费 Wi-Fi、每层残疾人专用厕所,无论是残疾人的轮椅还是婴儿车都可以自如穿梭馆内的商店或餐厅。
博物馆商店里能买到你在全球任何一家宜家商场都买不到的东西:包括博物馆限定的衍生品,从海报,明信片,游戏,纸笔到与设计师合作的家居单品;已经停产的经典产品复刻版,和当下宜家卖场里最畅销的精选商品……
「IKEA Museum School」是宜家博物馆下设教育部门的项目,教室就在馆内。这里会定期放出关于宜家历史、创业、设计、仓储物流经验的工作坊和课程。
目前,宜家博物馆拥有超过20万访客。在这里,博物馆向大家展示整个设计生产链条,展现如何它是如何向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
事实上,宜家品牌的真正核心是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者,而非硬性的广告宣传。除了低价,丰富的产品系列几乎想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认为,宜家的这种顾客传播模式,正好突显了工业旅游的核心,这或许是宜家开博物馆的核心原因之一,也是后来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应当考虑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