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寇特酒庄位于艾克斯普罗旺斯(Aix-en-Provence)北部一块相当古老的土地上,占地125公顷,是一家100%采用自然动力法的酒庄,2009年已通过认证。酒庄种满了橄榄树、杏桃树和橡木林,当然也有普罗旺斯最出名的薰衣草田。这里蓝裕文化酒庄设计院提醒大家将拉寇特酒庄与位于波尔多波亚克村(Pauillac)的五级庄拉寇斯(Chateau Grand-Puy-Lacoste)区分开来,他们不是同一个酒庄。
一、尼迈耶最后遗作
奥斯卡·尼迈耶生前设计的最后作品之一,便坐落于此。这是一个弧形展馆,将作为展览和礼堂空间,融入庄园起伏的山丘中。在尼迈耶去世十年后,该展馆终于落成,并计划于今年夏天对外开放。
△ ©Stéphane Aboudaram
项目于2010年启动,尼迈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绘制了详细的图纸,并与Jair Valera合作,后者管理着一家致力于维护尼迈耶建筑遗产的公司。Valera表示:“我与尼迈耶合作了30多年,参与和协调了很多他的项目。他对我的建筑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每一个新项目都让我兴奋不已。”
△ ©Stéphane Aboudaram
该展馆将包括一个玻璃画廊,以及一个可容纳80个座位的圆柱形礼堂。建筑流畅的曲线线条,体现了尼迈耶独特的设计风格,巧妙地融入了周边景观。展馆入口处设有一个浅水池,能够很好地捕捉环境的光影变化。其玻璃幕墙曲面,也将周边葡萄园景色纳入室内。
尼迈耶曾写道:“这个地方环境非常宜人、安静,展馆设计必须轻轻地介入当地景观。这个结构很好地融入了环境,在这之中游将充满乐趣。”
△ ©Stéphane Aboudaram
△ ©Stéphane Aboudaram;©James Reeve
在建筑内部,普罗旺斯当地工匠根据尼迈耶的绘画作品,制作了一幅红色陶瓷壁画。
△ ©James Reeve
二、项目实景
尼迈耶于2012年去世,享年104岁。在尼迈耶去世前两年,这座弯曲的白色展馆被设计成舒适地坐落在景观之中。
该项目的位置非常美丽,环境宜人、宁静。展馆必须是一个轻型建筑,以适应景观和植被。在这种环境下,建筑很舒适,四处走动将是一种乐趣。
展馆由葡萄园环绕,由两个不同的元素组成——一个玻璃墙的画廊空间和一个圆柱形礼堂。
展馆旁边有一个水池,以反映其形象。
展馆采用自然的弧形建筑,体现了尼迈耶的独特风格,与周围的葡萄藤和起伏的普罗旺尔山完美融合。
引人注目的玻璃立面给人的印象是葡萄园在整个建筑中展开,而入口的浅水池完美地捕捉到了光线和反射的相互作用。
380平方米的画廊空间四周都是玻璃墙,可以看到周围葡萄园的景色。旁边是140平方米的全封闭礼堂,可容纳80人。
三、酒庄缘起
拉寇特酒庄的主人叫Paddy McKillen,来自北爱尔兰。他姐姐Mara 20多年前为了写一本普罗旺斯食谱,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跑到这里,就像许多人一样,她爱上了这个天气温暖、民风淳朴的地方,留下来定居。企业家Paddy 也因多次来此地看姐姐,便请她寻找当地投资机会。Mara找了很久,终于在离“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家13公里的小村庄Le Puy-Sainte-Réparade里找到了Chateau La Coste酒庄。那时庄主刚过世,5个儿子不想继续经营,便将酒庄卖给Paddy。
Paddy 一买下酒庄,立刻将原来的传统生产升级为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还邀请2008年的普利兹克特奖得主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为他设计一个最现代化的酿酒酒窖,一共用4年时间才做好。Chateau La Coste 一年大约生产60万瓶酒,除了普罗旺斯特产的桃红酒以外,还有价格十分合理的红酒、白酒以及气泡酒。
酒庄的最大特色并不是美酒美食,而是建筑与艺术。除了有Nouvel 设计的酿酒酒窖,Paddy还请享誉全球的安藤忠雄、Frank Gehry、Renzo Piano、Richard Rogers及Oscar Niemeyer设计餐厅、展览厅和户外演奏厅。对建筑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些人都得到俗称“建筑界奥斯卡”的普利兹克特奖。一个城市能有一栋普利兹特克奖得主的建筑就可以引以为豪了,更何况在一个酒庄内同时有5位得主的作品?一场名师堂般的艺术呈现在这拥有335年历史的建筑中定格。
蓝裕文化酒庄设计院认为,酒庄的功能正日益完善,许多酒庄开始通过各种模式来助力酒庄营销。从单一的酒庄旅游,到融入葡萄酒文化、增加互动体验,到丰富项目,以景区思维打造整个酒庄。拉寇特酒庄在这些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和酒店,丰富了旅游体验,值得学习。
参考:有方空间,ABBS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