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业遗产留下的都是破败的景象。眼看它起厂房,眼看它生产忙,眼看它齐退场,眼看它复繁忙。这或许就是工业遗产的起起伏伏吧。时至今日,人们对工业旅游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工业遗产的改造复兴,也成为重要的城市复兴课题。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发现,许多工业遗产正在复兴,有的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样子,没有了昔日的破败,代之的是满满的创意。于是,我们认为引导人们重新欣赏工业遗产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发现工业遗产之美。
一、历史见证之美
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人很早便致力于发现与研究工业遗产的价值,并将相关的建筑物作为国家遗产的重要部分。英国人采用了“工业纪念碑(industrial monument)”这个概念,他们认为工业纪念碑包括所有的建筑空间和场地上的构筑物,也就是说只要是建成于工业革命时期,能够反映工业和技术流程起源和演变的对象都可以被列为“工业纪念碑”。基于这样的认识,英国人开展了大量“工业考古”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工业旅游”,成为英国旅游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向公众传递英国工业革命伟大成就的重要路径。
多米尼克·贝舍(Dominique Perchet)认为,工业遗产包括“有形要素(如建筑物、设备等),也包括无形要素(如技术、技艺、专利、商标符号等),还包括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生存、死亡、危机和矛盾),与地理、经济、社会和社会学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工业遗产是反映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技术或者人类社会历史上重要时期的遗产。
中国的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农耕时代的传统产业、19世纪的自强运动、近代城市中市政现代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大发展形成的工业遗产均是中国大地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的最真实与最直接的见证,体现了民族的历史、社会的记忆,讲述着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中国的工业遗产改造在尊重固有遗址的努力上做得不错,但在文化建设上还是不太合理,强行融入现代的娱乐商业体验,很多时候颇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而英国的布莱纳文小镇就还原了当时的商店、交通、衣着和生活场景等,给人沉浸式的工业遗产体验,这是我们在工业遗产改造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二、技术创新之美
从传统农耕时期的制造业作坊到21世纪的高科技工业建筑,工业遗产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印迹和不断创新的努力,这些都反映出工业景观的独特魅力。
谈到工业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建筑。确实,工业建筑能够体现技术的演变,反映人和机器的关系。同时,工业建筑本身往往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可以说是具有艺术性的建筑物。比如,为了能够拥有大尺度的生产、储存空间,工业建筑往往采用大跨度结构,这也推动着建筑结构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工业建筑独特的结构美。但是,工业旅游的内涵远非如此。
人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工业遗产中的机器和工具等,了解到其制造、运输的工艺流程以及人力资源、财务和商品销售的管理。从锤子、锯子等手工工具到自动化机器,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制造工艺的发展演变。
工业使用的能源与其时代紧密相连,同时也决定了工业产量,因此可以说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标尺。古代的水力发电,到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从原始工业时期过渡到工业时期;接着电力取代了煤炭,更加方便地将能源与机器联系起来,大体量的传动带消失了,代之以简单的线盒。随着能源的改变,工作组织也随之改变了:从半手工业走向自动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完全改变了,工作环境舒适度大大增加,工作的节奏也更快。
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最终产物。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人们在工业旅游中可以不停追问“人们创造了什么”“为什么要制造它”“为了谁”“怎样使用”……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能够揭示出当时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以及应对这些需求的技术创新。比如,在纺织工业中,速写、草图、设计图不仅体现了当时的艺术技能,还体现了时代的潮流和品位。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工业遗产建筑、机器、工具、能源、产品等的系统研究与整体保护,加强阐释与展示,使人们对这些遗产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与理解。工业遗产也因为这些与人相关的阐释与展示增加了人的创新能力与生活温度,令人着迷。
工业遗产中工艺的保护还原通常有两种方法。蓝裕文化比较喜欢的是古老工艺的真实还原,就是让部分老生产线持续运转,真是展示,比如白酒的手工班就非常受欢迎。当然,另一种方法是模拟展示,蓝裕文化在张裕酿酒工艺和劲酒的工艺展示上都是动态还原,当然还有一个水电站的先当光影秀还原也颇为生动。
三、人文精神之美
中国工业遗产之美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之美。比如,南通唐闸由大生纱厂建厂肇始,到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善,再到唐闸工业镇的形成……这是我国著名实业家张謇从民生出发形成的先进理念在工业市镇发展中的创新性实践,是其“父教育、母实业”思想的完整体现。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门来到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称赞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人文精神通常是不好展现,但是方便表达。这通常需要的是工业旅游的博物馆来呈现。所以我们往往能发现工业遗址周边会有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博物馆,这就是与工业遗址相关的主题开发的核心内容。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认为,这实际上与现今的工业旅游颇有相似之处,通过工业旅游创造保护工业遗产,也是工业旅游的重要一环。现今的工业旅游以企业博物馆、参观生产线和产品体验为核心,与工业遗址博物馆、老工艺还原、工业遗址相关体验一一对应,这就能让我们看见工业旅游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已关停厂房还是在生产企业,文化、工艺都是重要的保护对象,而体验,则是设计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
如今,工业遗产也成为新的工作、居住、学习、消遣、聚会、交流的场所,获得了场所复兴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遗产曾经生产出很多东西,到了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工业废墟可以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变的区域,是新的不可或缺的创造空间。因此,工业遗产旅游既可以是“经济之旅”,也可以是“技术之旅”,更是“创新之旅”。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游客们也不再是简单地被动地参观,而是可以跃跃欲试地想要去发现什么,可以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所进行的参观中,进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如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等。
信息来源: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