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诺华制药瑞士总部:医药工业旅游+建筑体验游,谁与争锋

发布时间:2023/01/31

对于任何一家历史悠久的大企业来说,工业旅游都是一个必选项。所以,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轻易地发现几乎是个上市公司都有介入工业旅游。但工业旅游也有不同级别,今天我们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家医药公司的工业旅游,同时,这个园区也是世界建筑大师作品的集聚地,一起开启一场旅游盛宴吧。


诺华(Novartis)是世界三大药企之一,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华集团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涵盖创新专利药、眼科保健、非专利药、消费者保健和疫苗及诊断等多个领域,并在所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2020年5月13日,诺华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68位。



去年十月份,该园区首次向公众开放,允许人们进入园区部分公共空间以及商店、咖啡馆和餐馆等区域。这一切都得益于诺华展馆(Novartis Pavillon)的建成。



一、诺华展馆


2022年春季,新展馆在巴塞尔诺华园区开放,该建筑位于莱茵河上,由建筑师Michele de Lucchi设计,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成为公司、人口、校园和城市环境之间的交汇点。



新展馆被半透明的媒体立面所覆盖。它共有10000块菱形有机光伏板和30000颗嵌入式LED,LED不仅向外发光,而且还向下方金属外壳的方向发光——使它们的光通过半透明的太阳能模块反射和闪烁。



展馆以全新的形式呈现“Kunst am Bau”(“建筑上的艺术”),即它自己的形式。这些日常展示会在日落之后出现,并在特殊活动期间辅以定制动画呈现出来。白天,立面只是显示移动的文字。



有机光伏电池 (OPV) 的使用是开创性的。投入使用OPV,它们负责产生灯光秀所需的电力,媒体皮肤变成了一个零能量的立面。此外,OPV具有许多特性,使OPV在圆形展馆中的使用很有趣:它们可以制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灵活且对光非常敏感。



诺华员工和游客可分别从园区和河边的人行道直接进入展馆,实现资源共享。


连通小径保持公园内的完整游园路线▽


引人注目的弧形多媒体立面采用了创新材料和先进技术,由外侧光伏组件和背后的LED屏幕面板共同组成。


千变万幻的艺术立面为这片社区注入满满活力▽


圆形展馆内部共包含两层,其中首层外墙均采用玻璃幕墙,360 度玻璃外窗引入充足自然光,与外部环境衔接融洽。


△与入口门厅相邻的咖啡厅


门厅一侧的展示空间布局灵活且易于重新配置,用于展示与诺华相关的出版物及科学文化文件。



上层被设计成一个科普展览,让参观者了解科学和药理学的发展,促进健康理念的互动。



多媒体展览名为 Wonders of Medicine,由 ATELIER BRÜCKNER 设计,其内容是与诺华公司的科学家密切合作创作完成。



互动墙和一系列投影技术使布局设计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满足展览的各种需求。



展览空间的白色墙面采用先进的胶合木加工技术,与连续的浅灰色水磨石地板和谐统一,经过白化处理的木材呈现现代简约的天然质感。



展览共讲述四个主题,分别为疾病与治疗的影响、药物开发生产过程、医学史和制药业发展及医疗保健的未来。



位于夹层处还设有一座自带台阶坐凳的多媒体厅,作为首层和上层之间的连接纽带,以大屏幕多媒体的形式完整介绍“Wonders of Medicine”展览。



Novartis Pavillon 通过先进的互动平台、平易近人的内容引领公众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行业,普及医药科学文化。


二、大师杰作——建筑工业旅游


实际上,蓝裕文化了解到,除了诺华展馆,园区开始建设以来,便与一系列建筑大师和事务所合作,参与其中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有:阿尔瓦多·西扎、弗兰克·盖里、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拉斐尔·莫内欧、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安藤忠雄、SANAA、槙文彦。


普奖得主与他们在园区内的作品


下面我们带大家重点看看普利兹克大师的作品。


一、诺华园区4号楼

SANAA,2006


这是一座极其通透的6层钢结构建筑,围绕着一个大的中央庭院组织,两个翼楼之间有单层或双层的连接桥。项目拥有完全透明的玻璃外墙,人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工作,其楼板也成为了外部可以看到的优雅的结构元素。


©Christian Richters


庭院和玻璃幕墙创造了明亮的室内工作环境,节能的外墙设计超越了瑞士的能源规范,并通过巧妙地将周边风机盘管结合在带有集成电动百叶窗的堆叠式落地三层绝缘玻璃面板之间的水平条带中,从而实现100%的新鲜空气流通。


©Christian Richters


二、诺华园区14号楼

拉斐尔·莫内欧,2009


建筑长度不足以设置中央中庭,因此设计“扭转”了实验室的通常类型,让自然光到达建筑的中心。


©Paolo Rosselli


通道位于侧立面,而实验室本身则集中在内部,从外至内的空间顺序如下:走廊、单独的办公室、单独的实验室和集体实验室区。设计使这些区域向外部开放,在视觉上加强了建筑与园区的交流。这种外向的风格与实验室工作的集中和内向的性质截然相反,促进了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交流。


©Paolo Rosselli


三、诺华园区15号楼

弗兰克·盖里,2009


建筑位于园区中心位置,与诺华园区其他直线型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其外形类似于交错的大型雕塑,玻璃的立面则强调了开放和透明的概念。船帆形状的遮阳板遮住了外墙,有助于减少眩光和反射。


©Thomas Meyer


在内部,办公室采用开放式布局,以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中央的中庭将建筑不同部分连接起来,自然光从屋顶照入,并到达较低的楼层。此外,室内还设置了一些小型公共区域,以进行聚会或举办非正式会议。


©Thomas Meyer


四、诺华园区广场3号

槙综合计画事务所,2009


这座白色建筑的轻盈、简洁和清晰,与周围的旧工业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白色玻璃立面分为三个区域: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部分,与周边自然之间存在流动的过渡。


©Johannes Marburg


金属、玻璃,尤其是柔和的灯光塑造了建筑的内部,精心挑选的材料营造出舒适、亲密的氛围。中庭是楼层高度的两倍,促进了各个楼层之间的空间联系,并作为不同楼层的用户可以聚在一起交谈的休息区。


©Johannes Marburg


五、诺华园区28号楼

安藤忠雄,2010


根据地块形状,安藤在园区北部设计了一个三角形体块。建筑体量简洁,体现了科研建筑的功能美。正如安藤所说,它同时展现出“瑞士独特的清晰和完美,以及日本的精致和技巧”。


©Johannes Marburg


通过三角形的公共空间切割,例如内庭院、南立面的露台、顶部多层中庭或入口大厅,建筑形成了易于使用的矩形内部空间。为了强调结构的纯粹性,项目只使用了一些简单的材料,混凝土、钢、铝和玻璃等材质,共同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Johannes Marburg


六、诺华园区药草园3号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2011


建筑的钢型材结构支撑分布在周边,因此在内部形成了一个自由流动的、模块化对称空间,可以根据未来的需要灵活配置。


©Luis Ferreira Alves


为确保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最佳照明条件,外立面系统可控制建筑内自然光的强度。它由两个立面表面叠加形成:一个固定在模块化框架上的透明玻璃内部,负责提供围护;外部则是半透明玻璃面板,有灰色和浅绿色两种颜色,可自由移动。


©Luis Ferreira Alves


七、诺华园区菲尔绍6号

阿尔瓦多·西扎,2011


建筑面朝莱茵河,覆盖着白色的葡萄牙大理石,营造出一种威尼斯宫殿的氛围。设计参考了该地的工业历史,以简洁、纯净和精确的体量暗示它作为科研建筑的功能,建筑内部和屋顶技术设施也被展示出来。


©Johannes Marburg


入口被设置在拐角处而不是建筑中心轴线上,立面简朴的结构在入口区域以有机的方式分解。


©Johannes Marburg


八、诺华园区8号楼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2015



建筑由两个高度几乎相同的立方体彼此叠放组成,在两个立方体之间则是一个高大的开放空间,为各种活动、研讨会等提供场所。



两个独立的、对角放置的核心,确保了室内最大的灵活性。玻璃立面提供了室内明亮和独特的视野,竖向的向实验室功能致敬的管状型材,则降低了玻璃的存在感。



企业大了,大多数企业都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工业旅游也就成了一个必然选项。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工业旅游都停留在单独展馆的阶段,头部的工业旅游则将展馆、生产线、体验、食宿等融为一体。而实际上,许多企业往往忽略了工业旅游的核心功能:营销,诺华通过邀请顶级建筑大师打造特色建筑园区,很好的抓住了工业旅游给人深刻第一印象的核心本质,一开始就具备了巨大的吸引力。而且这种模式是可持续的,每一次新建都会引来一波流量,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这种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未标明部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按要求处理。

本站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工业旅游新闻 酒庄设计新闻 主题乐园新闻 工业旅游设计案例 酒庄设计案例 主题乐园设计案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 "> 京ICP备16050824号 工业旅游、白酒酒庄、主题乐园 ©2016-2023 蓝裕文化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