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在泸州正式成立。本次专委会初始会员单位竟然高达70余家,大名鼎鼎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白酒企业郝然在列。对于威士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蓝裕文化酒厂规划设计院高级策划师带来了自己的观点。
1
世界的威士忌,中国的白酒
威士忌是世界性的酒,跟白酒不一样。白酒是中国特色酒种,威士忌拥有世界基因,跟啤酒同宗同源,啤酒已经为威士忌奠定了良好市场基础。
2
风土
威士忌非常讲究风土,非常讲究工艺,也是非常有陈化的风味,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内涵,跟红酒一样讲究风土,区域性标签明显。
3
口感
相较53度、口味浓烈的白酒,威士忌度数相对较低,口感相对柔和,更容易被全世界酒友所接受,具备更广泛的市场基础。再加上威士忌通过不同的橡木桶陈化和调配工艺的调和,具备了千变万化的风格和口感。
4
日本的启示
这跟日本的美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日本的美食符合世界口感,可以走到全世界,而中国的烈酒和美食则比较具备中国特色,走向世界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
日本威士忌的道路颇有借鉴意义。日本的威士忌先学了苏格兰,在苏格兰的基础上,进行了口味的定向更改,使其更符合亚洲人的口味。日本威士忌的发展也给中国威士忌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做威士忌不能完全跟随,而应该在跟随的过程中有所创新,融入自己的特点。
5
中国威士忌如何发展
中国的威士忌曾经在中国有过一次兴盛,但最终都消失了,这说明世界的也不一定能融入中国,这就更要求我们中国的威士忌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我们要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威士忌能不能流行,第一取决于价格,第二取决于改革开放的程度,第三取决于年轻人的喜好。这些是值得注意的方向。
当然更重要的是威士忌要有自己的品质,有自己的风格,同时性价比也要合适,不能动辄就像今天中国的白酒一样几千块钱一瓶,那一样很难流行。
6
中国有没有好的威士忌
中国的威士忌肯定会有自己的特色。国外的威士忌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式,即使进入中国,也多按照美国和苏格兰的风土进行选址和酿造,但中国的风土大有不同。
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台湾省的金车噶玛兰威士忌,酒厂的威士忌在IWSC国际葡萄酒暨烈酒竞赛,ISC国际烈酒竞赛 (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等比赛中多次荣获金奖。从上市到今天已获得近500枚金牌。
台湾夏季炎热(温度可高达40℃)且空气潮湿,会加快木桶和酒液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缩短威士忌的陈酿时间。因此,在台湾陈酿了1年的威士忌相当于在苏格兰陈酿了4年的威士忌,而且在陈年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台湾陈酿的威士忌会蒸发掉更多的酒液。这导致台湾的威士忌口感丰富度上稍有差别,但确实受到全世界威士忌饕餮的认可。
因此,噶玛兰或许可以成为中国威士忌的关键代表,或许是中国特色威士忌的发展方向。目前沿海的福建、青岛和水资源充足的云南,峨眉山等都有威士忌酒厂,根据日本、英国经验,沿海威士忌可能更具竞争力。
7
做好长期投资准备
本次白酒企业“进军”威士忌市场原因有二,其一,白酒企业在主业发展上接近天花板,在寻求新的增量,故而入局威士忌赛道;其二想要去贴近年轻消费群体,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但白酒企业扩展威士忌市场,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成本来看,橡木桶、优质麦芽成本很高,都需要企业长期投入,十年都很难回本。所以需要白酒企业沉下心来发展威士忌板块,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白酒上面迅速回本盈利的模式,可能不适合威士忌。
蓝裕文化酒厂规划设计院认为,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利于规范中国威士忌市场的发展,也让威士忌投资者看到中国威士忌的潜力,但根据此前国内昙花一现的威士忌热和威士忌需要长期投资的内在属性来看,中国威士忌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整体而言,中国酒企和投资者对威士忌非常看好,中国威士忌市场处于较好的风口。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未标明部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按要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