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遍布奥斯陆风格古建筑的巴黎市中心,坐落着一座现代的“工厂”,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被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所有功能结构要素的建设最初是都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蓝色的管道控制空调、绿色管道是水管,电子线路封装在黄色管线中,而自动扶梯及维护安全的设施(例如灭火器)则采用红色。面向广场的一侧,装有电梯的玻璃管道涂抹着红色,斜穿过整个主立面。沿着这条手扶电梯达到五楼的观景长廊,可以俯瞰巴黎市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巴黎蓬皮杜中心(Le Centre Pompidou),落成于1977年,坐落于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是一座专注于现代艺术的美术馆。
然而,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了解到的最新消息表明,蓬皮杜艺术中心即将于2025年底全面关闭,并进行为期5年的翻新工程,预计于2030年重新开放。2024年秋季开始蓬皮杜将逐步关闭,最终于2025年夏季闭馆。工程将在2026年初开始,预计在2030年完成并重新开放。法国政府将为此支付2.62亿欧元,蓬皮杜仍在寻找1.6亿欧元的补充资金。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艺术中心,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改造,改造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多面蓬皮杜
蓬皮杜全称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老城区,地处塞纳河右岸,分别与巴黎圣母院和卢浮宫博物馆等距,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这里也是巴黎访问量Top3的景点,每年能接待约550万游客。
蓬皮杜的功能十分强大,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馆、IRCAM音乐和声学研究中心四大部分组成。
蓬皮杜也是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它横跨两层楼,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拥有超过5万件艺术作品。
蓬皮杜还以其公共图书馆而闻名,这里拥有近50万册书籍和其他媒体资料,可以轻松容纳约2000名读者。
巴黎最好的全景之一,在蓬皮杜的屋顶露台上。
此外,蓬皮杜也与大众流行文化十分亲密。它曾出现在1979年的007电影《月球之城》中。Nike大名鼎鼎的Air Max 1运动鞋也是受到了它的启发。
不过,在诞生至今的40余年里,它引发的热点新闻与争议似乎从未停止:轰动全国的方案竞赛,一波N折的建造过程,激进的设计理念,高昂的维护费用……
它是法国总统的政治遗产,也继承了1960年代学生运动的时代精神;是建筑史上划时代的精彩设计,也是许多巴黎人的眼中钉。“爱也蓬皮杜,恨也蓬皮杜”——这座建筑的问世和变迁是一个永远不会令人厌倦的故事,而一切都要从1971年说起。
二、伦佐·皮亚诺的493号方案
在法国,有三个事件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标志:
第一件是位于老城区中心最大的批发市场搬移到南郊;
第二件是奥赛火车站在使用70多年后,由当时的文化事务部长雅克·杜哈明(Jacques Duhamel)决定改造为博物馆;
第三件,就是蓬皮杜中心正式动工。
在经历过十年的政治动荡、尤其是学生和工人的抗议运动在1968年几乎推翻了法国政府之后,于次年就任总统的乔治·蓬皮杜急需一个全国性的项目来稳定民心,凝聚国民精神。
乔治·蓬皮杜
他为巴黎规划了一系列变革性的建筑项目,其中就包括修建一个当代艺术中心的提议。这引发了法国第一个对外招标的国际竞赛,全世界的建筑师都可以提交方案。此外,评审委员会的阵容也堪称梦幻,包括法国最具盛名的建筑师之一让·普鲁维(Jean Prouvé)都赫然在列。
最终,评审委员会总共收到了来自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所有评委连续工作了3天,才把这些方案全部看完。
尽管这些方案的多样性令人惊叹,但9名评委中有8名都做出了同一选择:493号方案。
形似时空长廊的内部通道
它的设计者——来自意大利的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英国的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如今已经是建筑界公认的先驱人物,但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两位设计师本人也将当时的方案形容为“只是一种自由的练习”。
即便是以当下的眼光来看,皮亚诺和罗杰斯构想的蓬皮杜依然显得惊世骇俗:整个蓬皮杜中心由一套巨大的预制钢部件组装而成,在施工中使用了超过15000吨钢材。
它采用了格贝尔悬臂梁(gerberetle)这一结构创新,以短支撑悬臂梁的方法支起桁架主梁,轻松优雅地解决了结构、空间和建筑间的所有矛盾。
除了外围的28根支撑柱,整个建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甚至没有一面墙。
而在传统建筑中被隐藏起来的梁、柱、空间桁架、管线、暖通照明设备,则毫不掩饰地全部暴露在大众面前。
这些功能性外部元素都采用了颜色编码:蓝色代表空调设备,绿色是排水管道,黄色是电气设施和管线,装着电梯的玻璃管道则被涂上癫狂的红色,在整个主立面上斜穿而过。
仔细品来,它果真如伦佐·皮亚诺所说,“就像一艘由玻璃,钢和彩色管道制成的巨大宇宙飞船,出人意料地降落在巴黎的中心地带”。
伦佐·皮亚诺
在大部分游客看来,蓬皮杜的吸引力主要就在于它那大胆和反叛的外观,在巴黎满眼的奥斯曼建筑里显得如此颠覆。
但让它在当年的国际竞赛中胜出的重要原因其实在于,在皮亚诺和罗杰斯的设计方案中,建筑只占据整个场地的一半面积,另一半则被规划为公共广场。
罗杰斯说:“我们不会把这座建筑放在广场的中间,而是放在一侧,因为这会给人们一个聚会的地方。”
“我们的想法是,这是一个水平的公共空间,但你可以通过空中的自动扶梯登上建筑物的立面,于是整个事情变得非常有活力,”他继续说道。“人们来见人,也来看艺术。所以我们想把它作为戏剧来实践。”
事实证明,蓬皮杜中心的受欢迎程度完全超出预期。开放首日的实际访客人数是预测的五倍。游客、市民和街头艺人聚集在广场上。自动扶梯很受欢迎。由于蓬皮杜的高度超出了巴黎的大部分建筑物,身处屋顶就可以一览无余,将巴黎的景色尽收眼底。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让巴黎的公民“拥有了”他们的城市。
正是这种能量、欢乐与动态性让蓬皮杜成为一个“全民共享的场所”(a place for all people)——这也是1971年罗杰斯和皮亚诺参加蓬皮杜竞赛时的竞标语。
皮亚诺和罗杰斯在蓬皮杜中心
“蓬皮杜的整个想法是,它是一个所有人聚会的地方。”根据罗杰斯的说法,“这应该是一个既拥有纽约时报广场那般活力,又拥有伦敦大英博物馆那般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
但蓬皮杜的魅力恰恰在于,这不只是一栋建筑。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将自身融入了巴黎的公共生活之中,成为这座城市每天都能体验到的一种运动和景观。
三、蓬皮杜有什么
如果说卢浮宫代表着法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过去,那么蓬皮杜中心就代表着法国艺术的近现代,这座未来主义风格的建筑本身,也是一座凝固的艺术品,其特别之处在于它那奔放的粗犷和不羁,就像它的艺术藏品所展示的一样——现代艺术是自由、没有边界的。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参考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设计中心,约4000平方米;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约5000平方米。连同其他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03305平方米。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幢长166米、宽60米的六层大楼内。大楼的每一层都是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
1
公共参考图书馆
公共参考图书馆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旧式图书馆,它拥有当代书籍30万卷,期刊2400种,幻灯片20万张,微缩胶卷15000个,唱片1万张及各种电影、录像、地图、磁带等。
馆内设施一律开放,读者可随意翻阅开架图书;也可以通过录相机随意选看介绍各国文学艺术、科技、民俗等情况的电影、录像;音乐爱好者可以戴上耳机自由欣赏自己挑选的唱片。馆内到处都设有放大阅读机和复印机,读者可随时用以查阅微缩胶卷和复制资料。
2
现代艺术展厅
位于艺术中心五楼的现代艺术展厅收藏了1905-1960年间重要的艺术作品。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家有毕加索、达利、夏加尔等。从艺术流派看,展厅涵盖了野兽派、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等。
《小丑》巴勃罗·毕加索
1901年,毕加索的朋友卡斯萨格马斯在巴黎自杀,自此小丑的形象也开始出现在毕加索的画作中。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孤独、脆弱通过赋予小丑忧郁的特质被展现出来。1901年起毕加索进入“蓝色时期”,作品低沉忧郁。
《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蓝色是天空,是水,是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伊夫·克莱因对蓝色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偏执。他甚至发明了一种蓝色,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在这幅作品中,乍一看,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没有形状,没有点和线,只有漫无边际的蓝色,如此强烈的、纯粹的蓝色。正因为它除了蓝色以外什么也没有,于是在它面前,我们能想象一切。
《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在1917年所画的《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Double Portrait witha Glass of Wine),在蓬皮杜中心众多作品中一直很惹眼。夏加尔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正是他与妻子贝拉结婚的两年后。画面上,贝拉身穿白色婚纱,夏加尔坐在贝拉肩上,手中高举葡萄酒,头上还有一位紫衣小天使。
《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局部和《埃菲尔铁塔前的新人》
在另一幅《埃菲尔铁塔前的新人》作品中,明亮的红日,深蓝色的铁塔,翠绿的树木,鲜亮的颜色构成了画作的背景,而夏加尔与太太贝拉正甜蜜相拥。
夏加尔的作品,没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也不属于表现主义,他更多取材于具象的物品,似乎是在致敬他们婚后的幸福生活:他们高高地漂浮在维捷布斯克的城市风景之上,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打扰到他们的幸福时光。
《喷泉》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这位被誉为“现代艺术守护神”一样的艺术家,不仅是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法国达达主义的领袖。杜尚从不属于任何流派。对于传统的固有的艺术形式,他既不推崇也不痴迷。他跳脱,不羁,非理性,追求自由,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是很多艺术家眼中的异类。
杜尚将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命名为《喷泉》(Fountain),并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这一作品除了有着水淋淋的外表,同时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作品《泉》的变相讽刺。而杜尚的这一行为,在整个现代艺术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喷泉》这一作品,作为蓬皮杜中心的“镇馆之宝”,依然有一些恨它的人,认为它的存在是对艺术的亵渎。这件作品也曾遭到人为的破坏,被泼污物,被榔头砸。蓬皮杜中心不得不用防弹玻璃罩子把它保护起来。
《Number 26 A 黑与白》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这幅用无数扭曲交错的线条拼接出来的画作,是美国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在36岁时的作品,这一时期正是他画技纯熟的阶段。
他的作品被称为“滴画”(drip paintings),与其说是一幅画,不如说是对颜料本身流动特性的一种记录。在这幅作品中,我们能看到黑色、白色以及铅灰色的线条,密密麻麻的交错在一起,没有什么明确的主题和布景,随意放任的风格,可能会让整件作品看起来无章可循。
正如波洛克所说,“当我在作画时,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不担心做出改变,破坏画面等等,因为绘画有自己的生命。”这一反传统绘画的方法,在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幅“滴画”作品,也成为蓬皮杜中心象征着自由和随性的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作。
《Danger/Dancer》
曼·雷(Man Ray)
曼·雷(Man Ray)是“现代摄影之父”,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创者,也是美国唯一的达达主义奠基人,更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最全方位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革新性实践探索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途径的功能。他所理解的超现实主义不是彻底摆脱理性的束缚,而是追求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不是逃避秩序混乱的世界,而是揭露内心埋藏的秘密。
《Danger/Dancer》是曼·雷创作的一件丝网印刷作品,其中的齿轮灵感来自一位西班牙舞者的舞姿动作,正如雷在《自画像》中所说:“标题是作曲的一部分,我们读的不是舞者就是危险。”
3
当代艺术展厅
位于蓬皮杜中心四楼的当代艺术展厅则展示了1960年到现在的艺术作品。这个时期的收藏不再局限于绘画及雕塑品,还包含建筑及装置艺术。
《本的杂货店》 本杰明·沃捷
这个装置艺术实际上是艺术家在尼斯开的杂货店的外立面,它在1974年被拆除并安置在蓬皮杜艺术中心,装置随处可见本考究的白色手写体文字。受到杜尚的影响,本认为一切皆为艺术。这个曾经真实存在的小商铺也是本和其他艺术家聚会的场所。
《冬日花园》 让·杜布菲
为了达到“进入到图像中”这一目的,《冬日花园》被放大成建筑体量的作品。与“花园”相悖的黑色线条在白色的建筑表面延伸、转变,看上去像是画笔留下的乱涂乱画,完成了作者戏剧化的表达。
四、改造方案
从开幕至今,蓬皮杜中心走过了40多年的岁月,馆内空间与物件已能明显看见历史的凿痕,法国文化部长表示,“我们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在维修期间对外开放;另则为全部关闭,但我选择后者,如此一来便可缩短施工期,且花费较少预算。“
从2023年起四年整修,暂定于2027年也就是蓬皮杜中心50周年之时,以绝佳的面貌再度重新示人。虽然2024年正好为巴黎奥运举办的时刻,面对休馆可能会有不少人感到扫兴,但为了让建筑能够永续发展与使用,这将会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根据中心主席洛朗·勒邦 (Laurent Le Bon) 宣布的雄心勃勃的扩建计划,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对广场下方20,000 平米的废弃巴士停车场进行扩建。扩建内容包括1号和2号电影院,以及多学科展览区和当代创作作品展示区。
洛朗·勒邦 (Laurent Le Bon) ,蓬皮杜中心主席
一层三号和四号展厅也将进行改造,北侧将改造为一个“新一代中心”,南侧则将开设一家大型餐厅。三层的公共信息图书馆将得到保留;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依然占据两层空间(四层和五层),但将全面翻新,并在此设置布朗库西工作室。据勒邦介绍,七层1500平米的露台将在首次向公众开放,在此可以欣赏到“巴黎西部最美丽的景色”。
此前项目与5月份举行了建筑设计竞标,预计年底将选出六个方案,并于2024年选出获胜者。蓬皮杜中心将于2024年秋季逐步关闭,然后于2025年夏季最终关闭。工作将于2026年初开始计划于2030年重新开放。法国政府提供的技术升级费用为2.62亿欧元;另外预计需要1.6亿欧元仍在筹备当中。
翻修和扩建的目标是强化蓬皮杜的核心理念,同时改善游客的体验。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通过与原有场地的紧密联系,在设计师的丰富想象下,工业废弃场所也能绽放独特的光彩,蓬皮杜就是各种典范。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