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英国善用深厚工业革命背景发展出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由非官方团体主导执行,也慢慢形成古迹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共生共荣的奇特景象。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位于英国施洛普郡(Shropshire)的铁桥峡谷博物馆群(Ironbridge Gorge Museum)。
铁桥谷博物馆群于1986年成为史上第一个工业型的世界遗产。
中国台湾自2003年起推动观光工厂产业,认为观光工厂的本质需具备保存价值广度、能强调独特性、具产业知识、富教育意义、具历史意义深度、能彰显文化性等。但截至2019年2月,《食力》统计全台约有271家观光工厂,包括通过经济部审查的138家。然而,在中国台湾各处林立的观光工厂中,无论是新建或修改旧厂房设计,纵然部分从业人员有意强调工厂的历史感,但复古的展览设计仍多流于表面,对于本地历史、文化深度、产业知识传承的再现,多半止于展示一些旧器物、输出大幅的旧照片、建造仿古的街道场景等,目前国内众多的工业遗址改造也多半采用这样的形式,蓝裕文化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一、有资源也得知道怎么打好牌!
制造业进军旅游的概念起源可追溯至1980年代的英国,因为有着工业革命的深厚文化背景,英国善用境内的工业遗产,发展出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类型的观光资源。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2016年产业分析报告,2015年历史遗产观光(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旅游次数达1.92亿次、产值约175亿英镑;该单位估计,相关经济活动不只对英国GDP贡献了202亿英镑,更提供38.6万的就业机会,即在英国每100份工作之中,就有一份是与历史遗产观光有关!而这样的成功,多数来自企业自主与民间地方组织的推动!
二、工业遗产可与区域发展密不可分
一般来说,英国的观光工厂由行业人员策划及推广,属于自主商业行为,英国政府不为观光工厂制定推动计划或评鉴。除非是需要公权力维护的工业遗产,当局出于历史保育的考量,才会对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观光工厂,采取积极的管理政策。英国法律赋予地方政府维护历史资产的责任与权力,地方政府须认定、规划以及管理辖下的历史保育区,而中央仅会提供必要的监督与支援。
至于实际保存工作,乃由非官方团体执行,另有半官方组织英格兰遗产委员会(England Heritage)进行历史遗产的维护及研究等工作,并协助制订相关政策。若有工业遗产需要保育经费,可向地方议会或当地主管机关申请补助,其他慈善机构如国家遗产基金会(National Heritage Fund)亦是重要的经济支援。
时至今日,英国在法规明确的全国性管理架构下,不同单位得以分工合作。属于工业遗产的观光工厂作为市政规划的一部份,已完全融入英国各大城镇的景观,又能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刺激本地观光消费,于是形成古迹与社区共生共荣的景象,使得工业遗产旅游有了永续发展的可能性。
二、文史保存+商业观光,激发工业遗产旅游
英国工业遗产旅游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位于英国施洛普郡(Shropshire)的铁桥峡谷博物馆群(Ironbridge Gorge Museum)。这个曾是风光百年的产煤重镇,在二战期间受到德军轰炸,当地的工厂几乎全倒,战后英国出现保育热潮,铁桥谷的发展协会于1967年筹组铁桥峡谷博物馆基金会(Ironbridge Gorge Museum Trust)决心复兴当地文化。这个以教育与慈善为目的基金会,不依赖政府资助,而是向工业界或其他民间来源征募,成立发展基金,营运所需的经费则来自游客的营收。
铁桥峡谷位于塞文河(River Severn)下游,沿河两岸在工业时代曾经遍布铁工厂和煤矿区。
基金会首先选定几处包括铁桥峡谷在内的工业遗产作为修复目标,并提出极其关键的发展建议,日后也成为博物馆管理的指导原则,最重要的是,在博物馆的规划上摒弃了传统概念上博物馆就是建造单栋建筑的形式,而是依照铁桥峡谷既有的工业相关古迹基础来发展出博物馆群。此举将工业遗产纳入铁桥峡谷的地区规划里,这在当代属于革命性的概念,使得铁桥峡谷博物馆与一般观光工厂有着不一样的战略高度,把观光工厂提升到地方发展政策的层次。
铁桥峡谷于1971年开始漫长的营建工程,郡政府规划单位(Local Planning Authority)从中协助及提供技术支援,例如协助修复铁桥峡谷西南方的铁桥本体。经过15年的努力,铁桥峡谷浴火重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认定下,于1986年成为史上首个工业型的世界遗产!如今铁桥峡谷聚集了10座工业博物馆,不仅可维护该镇的自然景观,一系列的博物馆更为镇民创造上千个工作机会,兼具文史保存与商业观光的双重功能,每年有超过54.5万旅客到访。
三、全球第一个工业型世界遗产
铁桥峡谷博物馆基金会的第一任总经理尼尔·科森斯认为,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处理古迹保存的问题,博物馆必须把自己当做一家企业来营运。换言之,博物馆群内的设施、服务都必须思考能否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宣传手段能否吸引民众到访,凡此种种,皆是确保铁桥谷得以可持续经营的要素。
现今铁桥峡谷的10座博物馆,虽然主题特色各不相同,但始终贯彻尼尔·科森斯所提倡的企业精神,以铁桥峡谷最受欢迎的露天博物馆布里茨山维多利亚镇(Blists Hill Victorian Town)为例,内有扮演维多利亚时期的居民,像是裁缝师、面包师傅和铁匠等古代职人,向游客示范各种传统手艺,寓教于乐;其他展区如布罗斯利管道博物馆(Broseley Pipeworks)和柏油隧道(Tar Tunnels)等,均逼真还原昔年的工业盛况,重现英国独有的历史魅力!铁桥峡谷的成功,吸引以西欧为主的老牌工业国纷纷仿效,大大改变了观光工厂的型态!
布里茨山维多利亚镇中会有居民扮演皮匠展现古代工艺技术
从铁桥谷的案例可知,中国也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本地品牌,例如酒厂和钢铁厂,具有足够的文化资本去拓展深度旅游的市场。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除了鼓励私人建设博物馆外,政府更应该从地方建设、有形或无形文化资产保护的角度,对工业遗址和工业旅游作更完善的规划,其格局的大小将会影响整个工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