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供销社重出江湖:全国性酒厂受压,区域性酒厂狂欢

发布时间:2022/11/16

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介绍,蓝裕文化酒厂规划设计院了解到,供销社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印象里的“供销社”,仍然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普通老百姓购买紧俏物资的唯一途径,而酒作为中国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供销社货架上的重要一员。

虽然在今天,中外好酒都能在商超里轻易买到,但高昂的渠道费,依然让众多酒厂望而却步,但供销社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或许是地方酒的一个新契机。


一、供销社历史


合作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多次论述过合作社的问题。


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1950年7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1954年7月,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

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1995年2月,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并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99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形成改革的总体思路。1999年,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2005年,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下简称“新网工程”)。2006年,在“新网工程”的强力推进下,供销合作社业务得到恢复和加强。2011年,全系统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


2011年,中国供销集团以96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3位,在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31位,这是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首次入选中国百强企业。


2014年7月,总社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2016年,中央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

2017年6月,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启动,28个省(区、市)32家单位承担试点任务。2019年,全力助销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内在动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2020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其中,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社)32个,省辖市(地、盟、州)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辖市社)344个,县(区、市、旗)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县社)2412个。全系统有基层社37652个,比上年增加5187个。


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组织农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192460个,比上年增加12648个;入社农户1515.7万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9865个。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22739个(不含基层社)。


二、供销社与散酒


毫无疑问,在物质条件不太富裕的时代,在大部分地区,白酒都因为其耐储存、劲儿大的特点,成为了“吊打”黄酒、米酒、啤酒等低度酒的实力选手。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大部分人基本上只消费得起散装白酒。

在改革开放以前,瓶装酒是价高且罕见的物品,普罗大众购买酒类基本都是靠散装称重的方式,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直到现在,民间普遍也喜欢用“两”、“斤”等重量单位,而不是“升”、“毫升”等体积单位计量白酒。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酒基本上都实行国家专卖政策,60年代起,国务院更是发布"工商企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对各地的酒类生产进行登记,根据“归口管理,统一规划”的原则,也就是说所有酒厂生产的酒,必须交当地糖业烟酒公司收购,再统一分销。

所以,在分销时,一些量大、价格低廉的本地出产酒类,通常会以供销社散卖的方式卖给普通消费者,酒的品种也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以后,酒类批发部门会对大部分的白酒“加浆调度”的方法来节省成本,所谓“加浆”其实是白酒术语,其实指的就是往酒里加水降度处理。


这个降度处理虽然听上去就和威士忌生产过程中的降度一样合理,但重点是往酒里掺水的部门是销售而不是生产部门,这就导致水质、掺水量缺乏统一标准,很多时候会降低酒的品质。

此外,散装酒毕竟没有密封包装,在销售时想要往里掺点其他东西易如反掌。这也就是为什么长辈有时会提起“以前买的散装白酒喝个两斤也不上头”的缘故——大概率这酒的度数是“有水分”的。


更重要的是,散装酒经常是盛在一口大缸里,上边只盖着竹编的简易盖子,打酒的人多了,也就更加容易受到储存环境的污染,实际上暗藏相当多的健康风险。


好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散装酒带来的诸多问题,国家逐渐对于散装白酒的降度处理和卫生条件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1987年,商业部和轻工业部发出《关于由生产单位解决散装白酒酒度的通知》,明确规定了散装白酒的加浆调度工作原则上由生产单位进行,这就避免了分销过程中违规掺水的现象。

此外,该通知还规定散装白酒出厂前必须经过化验,质量、度数符合要求方可出厂;此外,酒厂必须定期向检疫部门送检,以最大程度保证白酒的食品安全。

不过即便有隐患存在,散装酒类在今天的下沉酒类市场中仍然是相当受欢迎的,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乡镇地区,散装白酒仍然是农贸市场的宠儿。


三、供销社的强大潜力


与印象中不同的是,如今供销社已逐渐成为系统性、规模性的流通零售组织。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成为实体经济重要一环。


纵观目前一二线市场来看,商务宴请、礼品馈赠等消费场景为高端品牌提供了充足的消费场景。在此背景下,各白酒品牌旗下高端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下沉市场拥有的巨大消费市场也让包括众多头部名优白酒在内的白酒企业趋之若鹜。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下沉市场较为广阔,加之三四线城市酒水消费客单价相对较低,往往拒绝过多的品牌溢价,因此非常适合各白酒品牌旗下中低端产品以及低端产品的销售。在多重因素叠加之下,白酒下沉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了白酒消费市场中,较具代表力以及潜力的白酒消费领域之一。”


当然关于供销社,在整个社会层面更多考虑的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事实是,供销社从盛极一时到淡出人们视野,再到近两年重新繁荣,对振兴农村而言意义重大。

首先农村主要地方生产主要人群还是以小农户为主,小、散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 土地撂荒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供销社实行 “保姆式” 全托管以及半托管的方式, 对耕、种、收、售等多个生产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了无疑耕种问题,又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


其次供销社的遍地开花,加强了在农村市场上民生必需物资流通能力,给物资通畅流入农村市场提供了稳定依托,有助于稳定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的发展。


四、全国性酒厂的恐慌


对于全国性酒厂来说,他们大都建有自己的营销渠道,茅台的渠道收紧和张裕的自有渠道为核,都充分说明全国性酒厂对自有渠道依赖过重,一旦这些渠道收到冲击,市场前景将不明朗。


供销社渠道遍及全国,重点布局县镇乡村,这些年县级消费大幅提升,如果供销社对县级市场产生冲击,则对全国性酒厂会有所冲击。尤其是全国性较低端的酒厂,比如牛栏山,则可能形成较大冲击。

“重装”之后的供销社,会加剧与渠道层面上的低端流通酒商的竞争,这是不可避免。毕竟在农村市场下沉上面,供销社的背书与渠道、运输优势明显。


但全国性酒厂也有自己量大的优势,最近茅台也说要让全国人民都喝上茅台,质优价廉,内供大众,这是许多全国性白酒可以考虑的模式。加上疫情冲击下消费降级,大家消费收紧,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更具性价比的白酒将可能通过供销社打开另一片天地。这样还有利于全国性酒企形成消费梯队,通过培养广泛市场获取不同级别的消费群体,包揽每个人不同成长阶段的白酒消费需求。


五、区域性酒厂的机遇


区域性酒厂相对来说具备区域价格优势,供销社也可以回归本真,售卖散酒。


蓝裕文化酒厂规划设计院了解到,散酒市场依然是区域性酒厂的重要销售渠道。年货节、打酒节在各大酒厂都比较盛行,去工厂买真酒,开坛大散酒,对大众消费者颇有吸引力。另外,在宁夏等地的葡萄酒厂,也有散酒销售,价格优势明显,渠道成本大幅降低。

对于区域小酒厂来说,供销社集中采购,区域合作,可能帮助区域酒厂很好地完成销售任务,区域小酒厂将凭借价格优势和区域知名度,借助供销社的庞大渠道优势,渗透到低端市场,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如今,当供销社再度重回大众视野,区域地产酒也需把握好新机会。区域酒厂可以利用田忌赛马策略与一线名酒渠道下沉错位经营,利用性价比优势巩固家乡市场。


供销合作社仍然是中低端酒的最好网络。据了解新型供销社分为农村与城市两种,在农村设立经营网点,在城市中而以“邻里中心”和“中央厨房”方式出现。按照目前态势,农村市场是整个中高端消费品类的“禁区”。


事实上,尽管农村酒水市场有着较为广袤的消费群体与消费能力,但受制于交通、运输因素影响,紧靠市场化的快递公司很难覆盖农村市场,继而使得各大白酒品牌很难深入到农村市场。毫无疑问,分布广泛与数量庞大的供销社,使得中低端酒水能够进步下沉农村市场,助力酒企打通“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本站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工业旅游新闻 酒庄设计新闻 主题乐园新闻 工业旅游设计案例 酒庄设计案例 主题乐园设计案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 "> 京ICP备16050824号 工业旅游、白酒酒庄、主题乐园 ©2016-2023 蓝裕文化版权所有